豆一
隔夜豆一上涨了0.39%,从基本面来看,目前东北产区大豆市场供应量充足,大豆需求清淡,各厂商采购大豆积极性一般,多按需采购,市场成交量有限。另外,近期多家粮库收储将结束,对国产大豆行情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,大豆价格稳中有跌。近期南方产区农户出货意愿增加,但是大多经销商以消耗库存为主,采购大豆积极性依旧一般,市场走货节奏不快。预计短期内大豆行情或将稳中偏弱整理。盘面来看,豆一震荡,近期多家粮库收储将结束,对国产大豆行情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。
豆二
隔夜豆二上涨了1.46%,USDA报告显示,巴西大豆产量预期值调低了200万吨,达到1.61亿吨。报告出台前分析师们预计巴西产量将调低到1.6016亿吨。报告影响中性偏空。受巴西降雨天气影响,美豆持续走低一度跌穿13美元位置,但国内粕类仍延续反弹走势,近月合约明显偏强。继天津港口卸船出现问题之后,市场对于短期商检问题的担忧持续增加,一旦大豆压榨量下滑,豆粕供给也将会随之缩减。此外,海关数据显示11月大豆进口量低于预期,也为国内豆类盘面提供支撑。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(BAGE)称,截至11月29日当周,2023/24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757万公顷,相当于计划播种面积的43.8%,比一周前的34.8%推进了9%,比去年同期高出15%。阿根廷较好的播种进度和种植预期,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豆的走势。盘面来看,豆二小幅回升,国内供应忧虑小幅抬头,限制下行的空间,不过USDA报告影响偏空,可能短期限制豆二走势。
苹果
近期全国苹果冷库整体走货有所加快。据Mysteel统计,截至2023年12月7日,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952.73万吨,较上周减少2.71万吨。山东产区库容比为66.18%,较上周减少0.1%;陕西产区库容比为85.64%,较上周减少0.26%。山东产区出库表现缓慢,库内交易有限,栖霞、蓬莱少量出库,其余产区出库相对冷清。陕西产区果农出货意愿有所加强,但由于小黑点、果锈等质量问题的影响,果农中后期货成交困难,价格偏弱运行。客商仍多以包装自存货源按需发货为主。其他产区通货苹果价格表现偏弱。由于下周有降温天气预报,下半周库内包装货源有所增多,关注下周走货及产地节日备货情况。操作上,建议短期苹果2405合约短多思路对待。
玉米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玉米期货周五收跌,因USDA报告上调全球玉米年末库存。隔夜玉米2401合约收涨0.12%。USDA月度报告显示,全球玉米2023/24年度产量预计为12.2207亿吨,高于上月的12.2079亿吨。期末库存预估为3.1522亿吨,上月预估为3.1499亿吨。报告略偏空,美玉米期价下滑。不过,南美天气状况仍是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,天气升水预期仍存。国内方面,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之后,基层种植户挺价情绪抬头,上量明显减少,但市场看跌氛围浓厚,贸易商无建库意愿,用粮企业库存足,继续控制收购节奏。同时,进口玉米拍卖底价下调,也打击现货市场收购新粮积极性。整体来看,国内市场阶段性供应仍然较为充裕,供强需弱格局延续。盘面来看,连续下跌后,近期玉米期价窄幅震荡,短期或维持低位震荡。
棉花
洲际交易所(ICE)棉花期货周五下跌,此前美国农业部在其阅读报告中预测,2023/24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将下滑,库存上升。交投最活跃的ICE 3月期棉收跌1.15美分或1.39%,结算价报81.44美分/磅。美国农业部发布12月全球棉花供需报告。2023/2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测值较上个月下调11.8万吨至2458.5万吨,其中美国调减产量6.8万吨,至278.2万吨,处于历史偏低水平。全球消费调减34.3万吨至2476.1万吨,全球期末库存1794万吨,环比增加19.6万吨,2023/2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、消费调减,期末库存上调,报告相对利空棉市。国内市场:新棉加工进入中后期,皮棉成本支撑仍存,但纺企订单持续时间依旧较短,下游棉纱开机及库存一般,纱线价格下跌态势未改。终端市场,11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数据降幅明显缩窄,特别是服装类出口额回暖明显。不过整体累计值仍不及近三年水平,由于当前欧美纺服消费仍不佳,仍影响我国出口额,预计纺织服装出口需求回升有限。整体上,供应增加明显,需求维持弱势的情况下,后期棉价上冲空间有限。操作上,郑棉2405合约短期暂且观望。
红枣
产区红枣现货价格相对持稳为主。据悉部分陈货流出市场,价格明显低于新季成品,关注传统旺季销区市场下游走货情况及去库进度。据 Mysteel 农产品调研数据统计,截止2023年12月7日红枣本周36家样本点物理库存在11070吨,较上周减少130吨,环比减少1.16%,同比增加33.53%。内地传统贸易客商在疆采购货源基本发至销区市场,预估出疆货源占总产量30%左右。疆内企业及期现公司为新季采购主力,货权大多锁定在产区。操作上,建议郑枣2405合约短期暂且观望。
淀粉
隔夜淀粉2401合约收平。受到生产利润好转与原料玉米供应充裕的影响,行业开机率保持高位,玉米淀粉产出增加。且随着下游需求逐步转弱,整体供需矛盾较为明显,库存连续回升,市场竞价氛围较重,不断拉低成交价格。截至12月6日,全国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69.5万吨,较上周增加3.5万吨,增幅5.23%,月增幅11.03%;年同比降幅1.63%。整体来看,淀粉市场阶段性供过于求。盘面来看,近期受供应压力加大影响,淀粉期价走势弱于玉米。
鸡蛋
鸡蛋产能也稳中小幅增加,供应适度宽松的局面未变,产区供应压力尚在,且当前终端消费尚无较大的变化,双十二促销活动尚未启动,电商、商超等走量一般,食品企业多按需采购,贸易商则补货量有限。同时,玉米、豆粕等价格走势偏弱,饲料成本下降,成本端支撑减弱。不过,随着现货价格再度转弱,利润收缩,且年底将至养户对超龄老鸡淘汰节奏或有加快的可能,鸡蛋供应压力或将有所缓解。盘面来看,鸡蛋期价小幅收涨,短线参与或暂且观望。
生猪
基本面上,供应压力依然较大,前期二次育肥和压栏的生猪,面临集中出栏的压力,加上年底各大养殖场出栏压力增加,也增加市场的压力。从下游需求来看,近期有所好转,临近冬至,需求或有阶段性走强的可能,关注其对盘面的影响。盘面来看,生猪价格震荡偏强,短期超跌反弹后陷入调整。
豆粕
周五美豆上涨了-0.42%,美豆粕上涨了-0.22%,隔夜豆粕上涨了1.82%,USDA报告显示,巴西大豆产量预期值调低了200万吨,达到1.61亿吨。报告出台前分析师们预计巴西产量将调低到1.6016亿吨。报告影响中性偏空。美豆持续走低一度跌穿13美元位置,但国内粕类仍延续反弹走势,近月合约明显偏强。继天津港口卸船出现问题之后,市场对于短期商检问题的担忧持续增加,一旦大豆压榨量下滑,豆粕供给也将会随之缩减。此外,海关数据显示11月大豆进口量低于预期,也为国内豆类盘面提供支撑。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(BAGE)称,截至11月29日当周,2023/24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757万公顷,相当于计划播种面积的43.8%,比一周前的34.8%推进了9%,比去年同期高出15%。阿根廷较好的播种进度和种植预期,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豆的走势。从国内的市场来看,油厂样本人士也是看跌和持稳的居多,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大豆供应充足,部分区域油厂未来或将面临胀库风险,且目前下游需求表现一般。下游方面,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有所好转,低价补库意愿尚可,但基于刚需有限、且油厂供应充足的情况,饲料企业不认为后续豆粕行情有太大上涨的可能性。盘面来看,豆粕偏强,短期供应担忧稍有抬头,限制下跌的空间,不过USDA报告偏空,可能限制上行动力。
菜油
洲际交易所(ICE)油菜籽期货周五下跌,受豆油抛售拖累。隔夜菜油2401合约收涨0.64%。由于加拿大大草原今年的油菜籽单产好于预期,加拿大统计局将油菜籽产量预估从9月份的1,737万吨上调至1,833万吨。作为对比,分析师的预测为1,830万吨,上年为1869万吨。且欧洲和澳大利亚也上调当地菜籽产量,全球菜籽供应压力突然增加,对价格不利。另外,原油价格表现疲软,拖累植物油市场走势。其它油籽方面,USDA月度报告预计巴西大豆产量高于预期,继续牵制美豆市场。不过适逢南美天气炒作窗口,豆类市场波动加大。市场对11月底马棕库存的预期存在分歧,等待MPOB报告的验证,同时,马棕已进入季节性减产阶段,产量下降有助于缓解供应压力。国内方面,油脂整体供应保持宽松,三大油脂总库存继续震荡回升。同时,在进口大豆和菜籽到港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,油厂开工率明显回升,供应压力仍牵制菜油市场。不过,菜油性价比较高,对需求有所利好,关注需求旺季购销变化。盘面来看,菜油窄幅震荡,短线参与为主。
棕榈油
周五马棕上涨了1.14%,隔夜棕榈油上涨了0.57%,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(SPPOMA)数据显示,12月1-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7.48%,其中鲜果串(FFB)单产环比下降7.85%,出油率(OER)环比增加0.07%。船运调查机构ITS称,12月1-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148460吨,较上月同期的153805吨减少5345吨或环比下降3.48%。棕榈油面临季节性减产以及厄尔尼诺天气带来的减产,不过最新的出口节奏也有所放缓,限制棕榈油的去库存节奏。国内方面,棕榈油开始进入减产季,供应方面压力或得到缓解。从11月预计到港量来看,国内棕榈油库存高点或已现,但棕榈油需求进入淡季,下游经销商多低价补货,市场成交一般,预计短期内棕榈油维持震荡态势。菜油持续宽幅震荡,大供应势态依旧,未来供应端承压明显供应压力仍牵制菜油市场。盘面来看,棕榈油震荡,短期基本面利好有限,限制棕榈油的价格。
花生
供应端,新作收获进入扫尾阶段,对花生行情的影响减弱,但整体供需格局改善;需求端,豆油终端拿货积极性不高,库存持续累积,市场仍有偏弱预期;进口大豆到港的增加,油厂大豆、豆粕库存或将回升,近期下游成交疲软,下游随采随用,保持安全库存为主,短期内国内豆粕现货或将维持偏弱格局 ;油厂压榨利润下降,处于亏损状态,花生油需求疲软,短期难以有较大改善。总体来说,随着价格下跌兑现收获季节利空,价格小幅反弹,但总体需求较弱,预计后期呈低位震荡走势。短期关注震荡区间8600-9250元/吨。
菜粕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美豆期货周五下跌,因USDA预计巴西大豆产量高于预期。隔夜菜粕2401合约收涨2.55%。USDA在月度报告中将巴西大豆产量从上月预估的1.63亿吨下调至1.61亿吨,但仍创历史最高,且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.60亿吨,报告整体中性偏空,美豆下跌,拖累国内粕价。国内市场而言,随着进口菜籽大量到港,油厂开机率明显回升,菜粕供应压力加大。而水产养殖旺季已经结束,菜粕刚需消耗总体继续呈下降态势。沿海油厂菜粕库存快速回升,短期呈现供强需弱。不过,豆菜粕价差相对偏高,菜粕性价比较高,替代需求向好。豆粕来看,目前禽类养殖规模整体偏高,豆粕消费保持较高水平,不过,养殖利润不佳,饲企维持随采随用,需求支撑有限。总的来看,国内粕类市场基本面略偏弱,但近期南美天气炒作将加大市场波动率。盘面来看,隔夜菜粕继续反弹,不过,在USDA利空影响下,今日开盘有望低开,短线参与为主。
白糖
洲际期货交易所(ICE)原糖期货周五收高,自此前触及的四个月低位回升。交投最活跃的ICE 3月原糖期货合约收盘收涨0.33美分或1.43%,结算价每磅23.36分。巴西航运机构Williams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12月6日当周巴西港口等待装运食糖的船只数量为95艘,此前一周为112艘。港口等待装运的食糖数量为465.98万吨,此前一周为537.07万吨。当周等待装运出口的食糖船只数量下降明显,港口发运速度加快。国内市场,国内新糖供应逐渐增加,且进口陆续到港,短期供应压力渐显。2023/24年制糖期(以下简称本制糖期)甜菜糖厂已全部开机生产,甘蔗糖厂已有18家糖厂开榨。截至11月底,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万吨,同比增加4万吨。全国累计销售食糖32万吨,同比增加16万吨;累计销糖率35.7%,同比加快17.6个百分点。不过11月产销数据表现尚可,在一定程度限制糖价下跌。经过前期过快下跌,短期存修复可能。操作上,郑糖2405合约短期观望为宜。
豆油
周五美豆上涨了-0.42%,美豆油上涨了-2.01%,隔夜豆油上涨了0.75%,原油继续下跌,市场在OPEC 宣布最新一轮减产和全球制造业活动低迷之际保持警惕。从国内的情况来看,国内豆油基本面未有利好驱动,产能产量有所增加,库存增量,下游需求还以补空单为主,短期基差将不会有较大改善,但临近换月,面临期限回归,预计还有偏弱预期。棕榈油开始进入减产季,供应方面压力或得到缓解。从11月预计到港量来看,国内棕榈油库存高点或已现,但棕榈油需求进入淡季,下游经销商多低价补货,市场成交一般,预计短期内棕榈油维持震荡态势。菜油持续宽幅震荡,大供应势态依旧,未来供应端承压明显供应压力仍牵制菜油市场。盘面来看,豆油震荡,不过短期基本面也缺乏利好支撑,限制豆油的价格。
永红国际展览(搜索"永红国际展览"公众号关注)注: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,不得删减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