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价格大幅上扬,当前市场态势剖析
进入 5 月,玉米市场价格呈现迅猛上涨态势,其价格走势犹如被赋予强劲动力,一路攀升,迅速成为农业领域乃至整个市场高度关注的焦点。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 5 月 16 日,全国玉米均价达到 2318.72 元 / 吨 ,较上月同期涨幅达 5.56%,较去年同期亦有 0.98% 的涨幅。如此显著的价格走势,引发众多从业者和投资者的密切关注与深度思考:玉米价格缘何出现如此剧烈的波动?
在山东这一玉米市场的关键区域,下游深加工企业的玉米价格表现尤为引人瞩目。5 月,随着价格涨至 2500 元 / 吨以上,市场氛围呈现出紧张而活跃的态势。贸易商因前期玉米储存利润丰厚,3 - 4 月玉米储存利润多数已达 100 元 / 吨以上,春节前存粮利润更是超 300 元 / 吨以上,故而出货意愿强烈。在此驱动下,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,深加工企业门前运输车辆明显增多。
截至 5 月 15 日,5 月上半月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晨间平均剩车辆达到 654 车,较 4 月下半月环比增加 329 车,环比增幅高达 101.23%。在价格方面,截至 5 月 16 日,山深加工企业玉米均价为 2446 元 / 吨,较 4 月底累计上涨 56 元 / 吨,涨幅 2.34%。然而,市场行情变化莫测,近一周内,随着到货量的持续增加,玉米价格涨势趋缓,较一周前(5 月 9 日)累计下跌 18 元 / 吨,跌幅 0.73% ,山东多数企业价格出现小幅下降。这种价格的波动起伏,对市场参与者的经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价格攀升的驱动因素分析
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并非偶然,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、共同作用的结果,各因素在其中均扮演着关键角色。
农民余粮售罄引发市场结构调整:经过长时间的销售,东北和黄淮海等主要产区农民手中的玉米库存基本售罄,大量货源转移至经销商、饲料厂及玉米深加工企业。在此过程中,尽管玉米价格上涨,但涨幅难以覆盖仓储费用、资金占用利息及损耗等成本,导致经销商出货意愿降低,市场可流通玉米数量阶段性减少,进而推动价格上涨。
玉米进口量锐减提供价格支撑:由于国内玉米供应相对充裕且价格偏低,进口利润持续减少,加之关税等复杂因素影响,我国玉米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。海关数据显示,3 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仅为 8 万吨,1 月至 3 月累计进口 26 万吨,同比下降 96.7% ;一季度国内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为 500 万吨,同比下降 74%。玉米及谷物进口量的大幅下降,有效减少了外来能量饲料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冲击,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天气因素增添市场不确定性:4 月,东北玉米主产区进入播种期,补贴政策相对稳定,种植面积预期平稳。但近期东北多雨天气引发局部播种担忧,降水量偏多地区土壤过湿,整地、春播被迫延迟。同时,天气冷暖交替频繁,“倒春寒” 威胁已播种的玉米、大豆等作物,对作物生长构成潜在风险,为后续行情增添不确定性。在黄淮海地区,近期持续高温少雨对新作小麦生产产生不利影响。4 月,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2℃ - 4℃,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三至五成;月内河北中南部、河南西北部、山西南部、陕西中南部、甘肃陇东降水持续稀少,灌溉条件不足的麦田受干旱影响长势偏差 。月底遥感长势监测显示,北方冬小麦主产省一、二类苗比例为 91.9%,同比略有下降。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,其价格坚挺对玉米价格形成拉动作用。
下游需求转旺推动价格上行:随着生猪价格触底回升,二次育肥数量显著增加,生猪饲料需求随之扩大,玉米作为饲料主要原料,需求明显好转。机构统计数据显示,2025 年 1 月至 2 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 4920 万吨,同比增长 9.6% 。其中,配合饲料、浓缩饲料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同比分别增长 9.8%、9.2%、5.6% 。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,玉米用量占比为 47.2%,比上年 12 月份增长 1.2 个百分点。这些数据表明玉米需求呈增长态势,有力推动了价格上涨。
港口玉米库存下降加剧价格上涨预期:随着玉米市场流通量减少,自 3 月份起,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持续处于低位,加之玉米南下数量增多,从 3 月中下旬开始,北方港口库存由涨转跌,持续降低。截至 4 月 25 日,北方四港库存降至 438.5 万吨,周环比减少 7.6 万吨,已连续第五周下滑。港口库存的下降预示着供应趋紧,进一步强化了价格上涨预期。
繁荣背后的潜在危机
在玉米市场看似繁荣的表象之下,实则潜藏着诸多风险,多种利空因素逐渐显现,对玉米价格未来走势构成一定压力。
(一)供应增加抑制价格上涨
当玉米价格持续上涨,山东下游深加工企业价格涨至 2500 元 / 吨以上时,贸易商利润超出预期。3 - 4 月玉米储存利润多数已达 100 元 / 吨以上,春节前存粮利润更是超 300 元 / 吨以上 。丰厚利润促使贸易商出货意向大幅提升,市场供应量迅速增加。以山东深加工企业为例,5 月上半月,晨间平均剩车辆达到 654 车,较 4 月下半月环比增加 329 车,环比增幅 101.23% 。大量玉米涌入市场,导致企业到货量增加,近一周内玉米价格涨势放缓,山东多数企业价格略降,供应增加对价格上涨形成明显抑制。
(二)行业亏损导致需求下滑
当前,原料玉米价格处于高位,给下游深加工玉米淀粉行业及乙醇行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,加工利润持续亏损。截至 5 月 15 日,山东地区玉米淀粉企业加工利润理论值为 - 158.73 元 / 吨,环比前一周(5 月 8 日)保持稳定 。黑龙江地区玉米乙醇加工利润为 - 152.50 元 / 吨,环比上一周(5 月 8 日)亏损减少 111.50 元 / 吨,但吉林地区亏损超过 400 元 / 吨 。在亏损压力下,华北部分企业因玉米供给不足、亏损压力加重及生产线设备维护等因素影响,出现停产或者减产情况。主要深加工行业玉米淀粉及玉米乙醇开工负荷均下降,致使 4 - 5 月份深加工行业玉米消费量同步下滑,对玉米价格产生不利影响。
(三)小麦替代致使玉米用量降低
近期,湖北地区新季小麦上市,当地饲料企业收购积极性较高。截至 5 月 16 日,武汉当地新小麦收购到厂价格在 2430 - 2450 元 / 吨,东北玉米到库价格参考 2480 - 2540 元 / 吨,玉米进厂价格高于小麦 50 - 90 元 / 吨,小麦替代优势显著 。据卓创资讯调研,当前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比例占饲料总量的 40% 左右,玉米用量不足 20% 。随着新麦上市量增加,企业玉米收购意向继续下降,小麦收购积极。在主产区河南、山东,部分饲料企业收购陈麦积极,小麦进厂价格参考 2435 - 2460 元 / 吨,优质玉米进厂价格 2420 - 2460 元 / 吨,华北地区玉米和小麦价格基本持平,企业收购陈小麦积极性高。据调研统计,华北及华中多数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维持在 40 - 60 天,随着小麦替代量增加,5 - 6 月份玉米用量或继续下降。
(四)关税下降影响市场心态
5 月 11 日,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之后,传来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的消息。在玉米方面,进口美国玉米关税总体降至 26%,较前期 4 月份 150% 下降,但较之前配额内 1% 的关税仍然偏高 。虽然预计对进口美国玉米数量或无明显影响,但在市场心态方面却产生了一定的利空作用,使市场参与者对当前持续上涨的玉米价格走势更为谨慎。
未来市场走势展望
展望 5 月中下旬,玉米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,未来走向尚不明朗。从当前市场形势来看,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空间较为有限,涨势大概率将趋缓,在华北市场,随着麦收腾库,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 。
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,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,保持冷静和理性至关重要。贸易商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结合自身库存和成本状况,合理调整出货策略,避免盲目跟风,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。深加工企业需优化生产流程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产品附加值,增强抗风险能力,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原料来源或替代品,以应对玉米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 。饲料企业应根据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变化,灵活调整配方,在确保饲料质量的前提下,降低采购成本。
在充满变数的玉米市场中,市场参与者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策略调整能力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。未来玉米市场行情如何演绎,值得持续关注。
永红国际展览(搜索"永红国际展览"公众号关注)注: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,不得删减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