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将“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,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”列为全市重点改革第一课题,久久为功构建起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、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“1+N+M”体系。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当、积极作为,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。
如今,呼伦贝尔市牧民思想已发生显著转变,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持续增强,“三变”“三位一体”等改革举措扎实推进,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强化,牧区在生产经营、饲草供给、良种繁育、产品加工、品牌打造、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。
资源整合赋能 草原休养生息见实效
2024年以来,呼伦贝尔市围绕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、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,进一步细化形成“1+15+33”工作体系,即1个总方案和肉羊标准化体系、特色乳制品发展等15个子方案,并在33个嘎查率先开展试点。通过“三变”改革、集中舍饲试点、肉牛“西繁东育”、饲草料保障等举措,着力整合草场、牲畜、棚圈等资源,大力推广“芒来”模式、“七村”模式及沃金“云牧仓”模式,发展联户经营与集中舍饲,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生产转型。
生产方式与经营模式的转变,有效带动草原生态休养生息,实现草畜平衡。截至目前,33个试点嘎查已整合草场258.4万亩、牲畜6.3万个羊单位、基础设施8.7万平方米、机械设备515台套;整合集体经济组织自有资金4304.5万元、村民入股资金2254.6万元,新建和入股合作社达74个,参与股民5800人。
产业升级发力 牧民增收路径更宽阔
生产方式的转变与草原生态的改善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呼伦贝尔市立足草原生态优势与畜牧业发展实际,以肉羊精深加工为突破口,将肉羊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“1+15+33”工作体系的核心子方案,以系统思维破解产业发展瓶颈,通过肉羊产业提质增效、农垦集团链主引领、数字技术深度赋能,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现代化畜牧业之路。
在顶层设计上,呼伦贝尔市出台《关于支持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助力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明确农垦集团作为肉羊产业“链主企业”。在巩固农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,依托其资金、技术、渠道优势,推动肉羊产业从“初级养殖”向“精深加工”跨越。
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中,以智慧畜牧业数据系统为“技术引擎”,由市农牧局统筹、呼伦贝尔移动公司提供技术支撑,建成涵盖羊只溯源和过境放牧牲畜监管的智慧畜牧业数据平台,实现“养殖—防疫—屠宰—加工—销售”全链条数据联动。2025年已完成20万只优质草原羊打耳标、可追溯,覆盖牧业四旗33个嘎查、422户,真正实现“养殖有规范、品质有保障、追溯有依据”。同时,依托呼伦贝尔农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力量,结合草原养殖实际,制定涵盖种源、饲料、防疫、屠宰等全环节的标准规范,建立肉羊营养品质数据库和产地溯源模型。
在种源与养殖端,优选适应草原环境的本地优质品种呼伦贝尔羊、草原短尾羊,充分发挥2个国家级、2个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作用,在牧业四旗划定种源培育与养殖基地,从源头保障可追溯羊品质,强化全环节技术支撑,筑牢品质管控防线。
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上,推行“养殖户+合作社+农垦集团”联营模式,农垦集团以高于当日市场价每斤2元的价格收购可追溯羊,每只羊为牧民增收60元。同时,根据销售利润建立阶梯式返利机制,让牧民深度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
在产业动能激活上,以农垦集团为核心,统筹牧业四旗屠宰加工企业作为前置加工场,在呼伦贝尔农垦食品产业园建设肉羊肉牛精深加工产业园,重点发展冷鲜肉、调理肉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,建立标准化生产线,形成“养殖—屠宰—加工”闭环。
在品牌价值提升上,呼伦贝尔市加强“呼伦贝尔大草原”“呼伦贝尔草原羊肉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将农垦集团“游牧起源”等品牌纳入区域公用品牌体系,形成“区域公用品牌+企业品牌+产品品牌”矩阵。同时,举办呼伦贝尔大草原美食那达慕等文旅活动,配套开发“认养一只羊”微信小程序,实现“线上认购、牧民代养、冷链配送”,消费者可通过“一羊一码”全程追溯。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已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,连续两年获评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。
模式推广扩面 高质量发展启新程
实践证明,改革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。呼伦贝尔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,以“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,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”破题,以肉羊产业为突破口,通过产业全链条升级、农垦链主引领、数字技术赋能,探索出资源整合与草原修复有机结合、产业发展与牧民增收有效衔接的宝贵经验,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范本。
接下来,呼伦贝尔市将以“十五五”规划为契机,立足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,以全市“十五五”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规划为总纲领,聚焦种植、畜牧、产业、乡村振兴四大关键领域,配套编制子规划形成支撑体系。
呼伦贝尔市将精准锚定肉羊、肉牛、乳制品等重点产业,推广畜牧业转型升级、肉羊产业链条发展的有效模式,以农垦集团、沃金公司、伊利集团、阜丰集团等“链主”企业牵头补链、强链、延链,带动17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,形成肉羊、肉牛、乳制品三大加工园区和大豆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、甜菜五大产业集群,构建“链主牵引、龙头集聚、集群发展”的产业格局。
未来3年,呼伦贝尔市将持续聚焦产业链提质升级,推动各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行列,将呼伦贝尔绿色优质农畜产品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,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贡献更多呼伦贝尔力量。
永红国际展览(搜索"永红国际展览"公众号关注)注: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,不得删减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