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9日,位于蓬安工业园区的四川新望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新望大)的现代化车间里,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,一袋袋印有“新望大”商标的饲料产品源源不断下线。这家总投资3000余万元、年产能20万吨的饲料企业,不仅成功填补了南充市反刍饲料生产领域的空白,更以技术创新推动着当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。
作为南充首家专业反刍饲料生产企业,新望大的成立改变了当地养殖户长期依赖外地饲料的局面。公司总经理吴方杰介绍,2023年在蓬安县“筑巢引凤”政策的吸引下,其团队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从立项到投产的全过程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“蓬安速度”。
这一速度的背后,是蓬安县创新实施的“四个一”服务机制——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套班子、一抓到底。县经信局、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,多次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难题;税务部门主动上门辅导,预计今年可为企业减免税费100余万元;农业农村局则通过组织产销对接会,帮助企业建立了100余家养殖场的长期合作关系。
据悉,该企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“科技兴企”的发展战略,以争创功能性饲料领军品牌为发展目标,走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之路。公司投入300余万元组建研发中心,引进3名动物营养学博士,并与中国农业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、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教授签订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协议,组建起专业研发团队,负责公司功能性产品的研发,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针对川东北地区丘陵地貌特征和养殖特点,研发团队开发出适配本地牛羊营养需求的精准配方。
走进新望大的生产车间,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。原料从投料到成品包装全程密闭自动化运行,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名工人在监控设备运行。独创的“膨胀工艺”通过高温高压处理使饲料淀粉糊化度达60%以上,消化利用率提升15%。整个生产过程采用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系统,配料误差严格控制在0.1%以内,脉冲除尘设备则大幅减少了粉尘排放。严格的品控体系确保每批产品都经过18项指标检测,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新望大产品迅速赢得市场认可。
“用上新望大的饲料后,肉牛日均增重提高了20%,每头牛能多赚500-800元。”徐家镇养殖大户肖建平的反馈印证了产品的实效。为更好服务农户,公司创新推出“公司+银行+保险+农场”合作模式,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,今年以来已举办培训班20余场,培训养殖户500余人次。同时,企业优先采购本地菜籽粕、小麦等农副产品,与30余家农业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,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。
站在公司规划图前,吴方杰描绘着发展蓝图:二期项目将追加投资3000万元,建设宠物饲料生产线和畜禽预混料车间,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增加2亿元-3亿元。蓬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,新望大的快速发展不仅填补了产业链空白,更带动了当地畜牧业提质增效,成为蓬安农业产业化的一张新名片,展现了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。
永红国际展览(搜索"永红国际展览"公众号关注)注: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,不得删减内容。